喺1949年10月中共宣佈立國嘅6年之後,就喺1956年2月公佈實施推廣普通話政策。表面上嘅目的,係方便統一唔同地區之間嘅溝通與交流。採取咗壹系列促進屬於北方官話(普通話)嘅社會應用,以及推廣行為等措施,並且喺中共建制下擁有憲法列明嘅法律地位。
骨子裡,係為咗完全廢除漢字同推行拼音文字(漢語拼音)做好準備,實現「文字改革」。終極目標係改為推廣簡/殘體字共漢語拼音,全國通行。
政策經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62年嘅强力推行。家陣,中國大陸嘅一般廣播電視媒體祇可以使用普通話作為播放語言,大型嘅公眾活動亦唯有使用普通話。官方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家陣超過8成羣衆可以用普通話交流,城鎮居民比例更加喺九成以上。廣州各市政部門同教育機構亦開始咗逐步採用普通話取代廣州話,作為主要行政同教學語言,廣州市區原先通行嘅粵語,通行程度亦日漸被削弱。
扯頭纜對呢個政策進行反抗嘅係廣州人。廣州電視臺經濟頻道曾經喺2009年改用普通話廣播,收視率應聲大跌,就連埋綜合頻道嘅午間普通話新聞亦由於收視欠佳,喺2010年1月改用粵語播出。之不過,市政協提案委員就認為電視臺為咗收視而使用粵語廣播係「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