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虜語,係對中國近現代北方漢語同普通話嘅眨稱。呢一個用法出自清末民初中國儒生以及思想家章太炎,佢認為北方漢語與「古韻」唔夾係受外族語言影響嘅結果,覺得「非我中華所有」 而且應該拋棄。
粵語係中原漢語跟同南方古越語接觸融合,慢慢發展出嚟嘅一支;以漢語為主,但係又保留了咗部分古粵語特點嘅方言。
章太炎喺1915年嘅《太炎最近文錄》話:「若夫金元虜語,侏離而不馴者,斯乃財及幽并冀豫之間,自淮漢以南亡是,方域未廣,曷爲不可音哉?」 認為南方漢語唔不失古音兼與唐朝官話較為接近,又對「金元虜語」喺中國嘅傳播表示不滿。
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北方各地區的漢語方言)係胡式漢語(或者叫做胡化漢語),語言學家叫普通話為做「金元虜語」,其實普通話乃係「古代游牧民族以及之後金元蒙遼等國家民族漢化,學講漢語嘅時候創造出來嘅新型胡式漢語同普通話,讀音與原來嘅漢字讀音有所不同。
游牧民族學講漢語時加入了咗古代漢語原本係冇嘅翹脷音和與及兒化音;古代漢語逐漸萎縮,最後喺中國北方滅絕,只係喺南方閩粵地區嘅漢語裡邊以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區嘅語言裡邊搵得到。
福州話,閩南話,客家話,粵語等南方漢語方言都唔系南方地區嘅原始語言,而係古代中原地區嘅漢語。呢啲古代漢語分布喺古代中原嘅唔同地區,然後由呢啲唔同地區嘅漢族人喺移民到南方時帶到南方嘅唔同地區,然後落地生根。
家陣黨國威權政府夾硬用普通話同傷殘漢字造成嘅簡/殘體字,直情係反天逆地嘅異端所為,華夏兒女梗係要將渠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