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有報導話廣州市越秀區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學生喺課外時間,亦要用普通話進行溝通。有受訪家長表示,如果學生畀人發現講粵語,就會畀人記名同交畀老師處理,甚至會以扣分同「全校點名批評」作為懲罰。家長因而擔心個女唔敢講粵語,一路係咁落去就唔會講粵語。廣西以前全省通行嘅白話(粵語),就係噉由小學開始灰飛煙滅嘅嘞!
7月11日,廣州100名80後網民第一次喺人民公園進行捍衛廣東話集會,高舉「白話起錨、煲冬瓜收皮」標語,大唱香港一九八零年代粵語流行曲。標語中「煲冬瓜」係「普通話」粵語諧音講法;「收皮」就係「香港話(Hongkonglish)較粗俗嘅說話,意思係叫人收聲或者躝屍趷路。
7月中,又有市民發現明代名將袁崇煥喺東莞石碣鄉下袁崇煥紀念公園,原來金色銘牌上刻有袁打仗嗰陣嘅廣東話「丟阿媽,頂硬上!」銘牌,畀文化部門鑿走。香港《蘋果日報》指呢單嘢「令廣東話捍衞戰火上加油」。台灣新唐人電視台報導就指,有網民認為政府嘅做法有政治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