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


鍾老師開宗明義,除了引導我們朗讀白居易歌頌孝道的〈慈烏夜啼〉外,還帶我們欣賞詩人幾首紀錄現實的詩篇。〈長恨歌〉記述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引來「安史之亂」的、動人的愛情故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是我一見傾情,銘記心中的詩句。

〈琵琶行〉寫的是官員被貶,紅顏淪落的悲憤心情。詩人遭朝廷降謫,外放他鄉,在潯陽江頭,巧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歌女,細訴坎坷生平;淒然賦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賣炭翁〉寫草根階層辛酸艱勞苦的生活,以及驕橫放肆的執法人員。賣炭翁勞動燒成的一車炭,就給官差以「半匹紅紗一丈綾,系繫向牛頭充炭值」!揭露盛世皇朝真實的社會狀況。

此外,我們也讀到詩佛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聖杜甫的〈客至〉:詩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巿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古典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又引用明代同樣是遭遇貶謫至貴州,充任龍場驛丞的王陽明(守仁)先生與追隨左右學生互勉的學規;希望我們像龍場諸生般〈立志〉、〈勤學〉、〈攺過〉、〈責善〉,長大後成為「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

小章當年接到獲大學入學面試通知,未有遵從父親的囑咐。放棄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工商管理系的招手,而就新亞書院中文系的座席。遵循「誠明」校訓,高唱「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伴向前行」校歌…

這就是小學畢業那年鍾老師給播下的種子,發芽生長結成的果實。我亦因而得以窺探「大學之道」與「天下為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