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慈航


底線

立夏以來,太陽增加了威力,氣溫猛然躍升,六月底一個星期,日間最高溫度,徘徊於攝氏29至35度;加上濕度效應,高溫直迫40大關,還持續至七月中。陽光充沛之極,雨水雖然跟不上,但也可以說是豐盈,有時大雨夾雜著雷暴,低窪地方甚至出現水浸。前後院的花草樹木,爭先恐後呈現旺盛的生機。

祇要有一丁點的縫隙和泥土,就會長出野草;順風而行的蒲公英,無遠弗屆,無處不在。拔除雜草野花的時候,螞蟻雄師在列隊挺進,攻城略地。翻鬆泥土,紫紅色的蚯蚓原來早就拔刀相助。松鼠到處尋找儲粮,野兔在菜田覓食。蝴蝶蜜蜂在花間穿梭往返,燕子在簷間築巢育雛…。誰都在為爭取生存的空間和維持生命而奮鬥。

人世間的爭鬥亦如此,祇是爭端並不是這樣基本和單純。所謂「飽暖思滛慾」,爭端也就多種多樣了。弟妹會不满老得穿著兄姐用過的衣物,兄姐卻嫉妒父母對弟妹的偏愛。隣家會因為您家的宅門比較高大,而感到不快,卻不知道您正在羨慕他家有個精緻的蘇州庭院。同鄕兩條村因為爭奪水源連年械鬥;國家可以因為所處地理位置不佳,以「爭取生存空間」為理由,向他國家進行侵略;地球人往太空甚致外太空探索,又是否祇為满足好奇心?

佛陀是太子儲君,人世間貪求的榮華富貴,與生俱來;卻把所得完全捨掉,出家尋求佛法,普渡眾生。捨得,有捨就有得,世尊了悟捨棄那些充滿貪慾和癡心妄想的東西,決定了那些都不是好東西。追求「名利雙收」,不過是為自己扣上枷鎖。要是不肯捨棄,就很容易造業。「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沒頂於苦海之中!

大成至聖萬世師表的理想人世間是「大同世界」,以仁愛作為做人與治國的根本;退而思其次的是「小康局面」,以禮義作為做人和治國的準則。信奉上帝的人,就以「行公義,好憐憫」作為贖罪的指路明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