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夢幻


與《紅樓夢》結緣,是自出娘胎以來,破天方自作主張的結果。半世紀前的暑假,收到香港中文大學兩間成員學院的入學面試通知。新亞書院文學院中文系和聯合書院商社學院工商管理系都向我招手。父親當時在香港開了家藥材、製藥原料及中西成藥貿易公司,自然希望兒子繼承父業了。

然而,不知道是因為當年步入反叛時期,還是少不更事。到達兩院聯招地點,想也不想,便走到新亞書院中文系面試處。「看過《紅樓夢》嗎?」是系主任提的第一個問題。那個年頭,100個小學畢業生,才有兩三個可以上大學。光是苦讀應考中、英、數、中史、歷史與地理六科教科及參考書,經已廢寢忘餐,那來時間去讀「閒書」呢?

也許是命中注定,也許是潘老師這位「紅學專家」,想多個年青人讀讀這部位居四大奇書之首的鉅著吧;所以這個連書名也祇是在書上見過的,竟然也幸蒙取錄。「紅樓夢研究」是當年中文系必修的課題程,第一次拜讀,祇是為了得學分。往後聽從老師的訓誨,每10年重讀一回;直活到40、50以後,才明白要讀懂她,得先讀懂人生這部大書。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女媧煉石補青天用剩的一塊石頭上面刻著的文字。作者在全書起首即寫下「作者自云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 …。更於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話說石頭經鍛煉通靈之後,被棄於青埂峰下;及後得一僧一道在其上鐫刻文字。通靈寶玉幾歷滄桑,又遇空空道人,抄錄石上「敘著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閒情,詩詞謎語… …。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單看多個書名,就經已殊堪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