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伴隨太太參加了個學習班,那是個靜坐養生班。主辦組織傳揚辦學的宗旨是慈悲救人,並且詳盡介紹了異常簡單的靜坐練功方法。
先是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兩腿張開與肩齊寛。兩眼直視前方,全身放鬆,最好是讓脊椎挺直,使胸腔腹腔充份張開及便利呼吸。隨後是眼睛直接注視前面一個定點,通過鼻孔輕細勻長的慢慢吸氣;肺部充满空氣後,張嘴把氣徐徐呼出,完成一次深呼吸。連續進行五次深呼吸後,閉上眼睛,呼吸轉作自然,完成做功課/練功的準備。
第二個步驟是靜坐練習,過程是閉目靜心、摒除雜念、自然呼吸,持續10 分鐘或以上,靜坐的時間越長,得益越大。這樣,宇宙能量就會源源不絕地自然進入體內,在體內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調理生理機能,進而攺良體質,與增強免疫及自癒能力。
最後的一個步驟祇是張開眼睛,重複第一個步驟,連續進行五次深呼吸吧了。練功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若然練得好,據說會產生神奇的效果。祇要每天早晚最少靜坐練功一次,維時10分鐘或更長,持續一個月以上,身心定然大受裨益。天天做好功課,功力增進,既能自助,亦能助人。本著愛心,伸出雙手,幫助老弱傷殘調理身體,促進健康,卻病延年。這是活了一把年紀,才第一次較為深入的認識了靜坐(Meditation)。
巧合的是,一家人在同一個月份又參加了萬錦巿內植樹萬株的活動。期間碰到個佛教組織團體,結了緣;事後更接受邀請到寺院參觀探訪。在探訪過程中,偷窺了正在上課的禪坐班,看見學員都是雙手合什,靜靜地坐在椅子或地面的蒲團上,跟先前提及的靜坐沒有甚麼兩樣。
回到家裡,上網瀏覽些有關靜的網頁,知道靜坐是中國的冥想法,最早源起於佛教的禪坐與道家的坐忘。後來被宋明理學家吸納,成為儒家進德修業的功課。不少繼承孔夫子儒家道統的讀書人,會把靜坐視為清修。這樣看來,無論是養生、學佛和做人,靜坐該是修習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