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港同心‧友愛和睦


去港移加近23年,感恩惜福之情與日俱增,淡化了無盡的鄉愁。為了盡快適應新生活,特意選了個還沒有華裔加人入住的社區,建立家園。左隣是個院種了棵櫻花的日本家庭,雪白的花開過後,便分享到鮮紅甜美的櫻桃,大快朵頤。右里是雙分別是英裔及法裔的夫婦,先生在區內公立學校教書,太太就留在家裡栽培一對兒女和料理家務。

後院隔著木欄柵的是個祖裔愛爾蘭的家庭,世代務農,栽種園藝也因而了得,還會得屋宇、庭園及器械保養維修工作。對戶是三代同堂的典型意大利家庭。爺爺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十年如一。爺爺的隔壁,住的是個在銀行當按揭保險中介人的德國先生,跟他的韓裔夫人和兩顆掌上明珠。

第一個冬天是難過的。七月中才到埗,人生地不熟,又未通過駕照考試,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的日子,子女分途上中小學便成了大問題。幸好教書先生仗義幫忙,自動請纓,把小女兒送上學去;大兒子麼,就讓他歷練歷練好了。門前的積雪,有許多時候在好隣居開動鏟雪機的時候,施以援手,給解決了。嚴寒的冬天,保持房子和一家人的溫暖也是必要的。房子需要的是暖氣,體溫靠的是食物。萬幸的是那時燃料的價錢不高,一公升無铅汽油賣售價在50仙以下。跟隨韓裔夫人到超巿買菜,然後回家煮食,吃的問題也就不難解決掉。

春耕假期過後,準備為去年夏天購下的舊房子進行維修粉飾,鄰居們多有提點,甚至動手幫忙。那年夏天周末的最主要節目,就是在區內逛車庫大平賣,獵取傢俬擺設及園藝器材用品。我們住的是建立經已20多年的舊社區,主要街道兩旁,甚至家家戶戶,都有大樹遮蔭。

老大了的家庭,孩子們都長大離巢,自立門戶。兩老無意也無力繼續守住偌大的庭園,紛紛遷往較為細小的平房、鎮屋、公寓甚或老人院去。房子裡古舊手工製作的大小傢俬器皿裝飾擺設,便都在周末就地出讓。家裡進門的連檯鏡櫃,家庭室的轉盤唱機和五幅油畫,以及主寢室的全套彫花帝皇睡床連梳妝檯、鏡櫃、牀頭櫃一雙及衣櫃,是最稱心滿意的超級大平賣戰利品;隨著歲月的流轉,都經已成為可以送往拍賣所供人競投的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