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憾


1842年,大陸末代皇朝與大英帝國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割讓予英國;翌年,英國頒布《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建立香港殖民地;成立定例局(今立法會)及議政局(今香港行政會議),實行殖民統治。

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清國又把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1894年雙方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向清國租借深圳河以南土地99年,稱為「新界」。1984年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北京簽訂《英中聯合聲明》。1985年兩國政府互相交換批准書,並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正式生效。 英屬香港殖民地總督府懸掛的龍獅旗至1997年7月1日零時壹分,始更懸香港特區洋紫荊幟。

英國誕生香港,撫養提攜,指導帶引超越個半世紀。使在1550年建立、祇有幾戶人家的香港村,成為馳名國際發出璀璨光芒的東方明珠!誰會料想得到,珠還合浦才不過22年,便給蹂躪摧殘至花容失色,黯淡無光!

英治時期,香港曾經一度淪陷。1941年的聖誕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後,日本在港軍法統治方告結束。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香港重光。香港重光後五年,中共人民政府在北京紫禁城城樓宣布成立,前满清政府簽署的《英中聯合聲明》由人民政府替代。

2014年8月31日,中共全國人大公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港人為反對中央訂下的「8·31」框架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雨傘運動展開。

2019年6月9日,香港爆發連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形式包括和平示威遊行與集會,亦出現較為激進的包圍及佔領立法會、圍堵警政機關及進行衝擊行動。雖然港府於6月中停止修例工作,但是卻拖延至9月初才正式宣告撤回修訂草案。

運動期間,特區政府包庇及縱容警察、防暴隊、元朗鄉民與黑社會,對示威者、巿民、街坊,乃至於青少年學生、醫護人員、社工、記者及遊客,殘暴地進行無差別攻擊,隨意濫捕,迅速提控,企图「以暴止亂」,平定遍地開花的公民抗爭活動。

種種揚湯止沸、機關算盡的舉措,反而激發靈動如水的香港新世代無窮的創意與動力,將反威權政府運動演進成全民不合作運動,最終更振臂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場關係生死存亡的運動,正方興未艾。這是香港族群覺醒以來,堅定不移,尋求實現「命運自主,本土自決」,不惜付出代價,敢於作出犠牲,展現人性光輝,感動人心的悲壯行為!

2019年10月31日,中共發出了《四中全會會議公報》,繼續粗暴狂野殘忍地凌虐香港,企圖強行制服於治下。這是香港第二度淪陷,汲取東西文化精華的香港新族群,是否能令她再度重光?!

反送中圖展: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1/1/n11625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