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追求


8964在錦繡中華大地上追求民主自由的英魂義士,與維多利亞港的結合中西文化的香港新族群,并肩齊進,邁開去除中共病毒,光復華夏文化,擁抱普世價值的腳步!

1839年6月,清官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分在廣州虎門銷毀明令英商繳出的鴉片,持續了22天。觸發同年10月,英廷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威脅為由,派遣艦隊往東查究。11月,雙方在廣東虎門川鼻發生海戰。1840年1月,清廷調林則徐任兩廣總督,又下旨斷絕與英貿易。維多利亞女皇乃宣言,满清皇朝禁煙銷煙,影響大英帝國臣民利益與皇室尊嚴,命令增派艦隊支援。兩大帝國爆發了第一次商務戰爭,戰爭的結果是簽定了《南京條約》,誕生了香港,奠定了締造今日世界大格局的基石。

1899年義和圑以「扶清滅洋」號召愚民在山東起義,放肆橫行至殺死英國傳教士。英公使向清廷投訴,山東巡撫乃被調往京城。新巡撫遣派新軍圍剿義和團,餘黨亡命北京。愚民入京之後,喜獲满洲皇朝縱容與放任,大亂京都,反教排外風潮,於是波及全國。翌年5月,清兵聯合拳民攻擊教堂,焚掠街巿,殺日本使館書記及德國公使。1900年6月21日,封建末代皇朝,竟然下召向世界各國宣戰。

德、日、英、美等八國乃組成聯軍越洋東征,攻擊進行不過月餘,便攻陷北平。清室無奈與八國訂城下之盟《辛丑條約》。神州大陸,於此門戶盡開,任人宰割。美國從1909年開始,利用庚子賠款經遊美學務處考選學生,保送美國留學。至1911年止,合共180人,孕育了追求民主自由的幼苖。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巴黎和會」上,日本堅持無條件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益,北洋政府代表力爭不果,激起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熱情推介西方文化,標榜民主與科學精神,舉國年青俊秀,蜂擁聚合。

8964民運,紫禁城前,碧血染黃沙,丹心昭日月,動搖環宇共產陣營。2019年6月始,反送中惡法促生香港新族羣,為華夏族群加添新血,舉世同聲呼應。台灣普選總統連任,全球普世價值茁壯繁茂,永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