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識字


解放仔外公在南海家鄉開設私塾,但是仔仔母親卻連簽個名都有問題。雖然是這樣,她還是兒子讀書識字的啟蒙老師。啟蒙用的課本是兩本紅皮書,《三字經》和《千字文》。千字文又可以叫做《四字經》,課文有250個句子,每句4個字。母親祇是帶他讀好了: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

母親在放仔寄交澳門後一年,才帶同二姐到來重聚。父親依舊港澳兩地奔波,努力在香港建基立業。於是,書信往還成為兩地互通消息的憑藉。母親在放仔上小學二年級時,開始口授他寫給父親的家書。家書開頭的一句,老是「亞媽話」。在眾多亞媽話當中,放仔刻骨銘心的是:「亞媽唔識字,成世畀人指;亞仔讀好書,為亞媽做主」。

家書寫到唸完三年級的暑假,便不用繼續了,因為父親把他和兩個哥哥帶到英國殖民地香港去了。作出那個決定的因由,是他察覺二哥有被黑社會吸收的危險,以及怕孩子們留在「梳打埠」沒有甚麼出路。那回過香港海關是個趟非常愉快的經歷,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跨進關閘就進去了。

抵埗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把孩子送進學校讀書!9歲的放仔給送入仿林中學附屬小學上4年級,碰上了了學習英語的機會。老天爺賜他個菩薩心腸的啟蒙老師,讓他終生受用,雖然那是個沒齒難忘的學習體驗!那家全日制小學,午間會放學生回家吃飯和休息,飯後才繼續上下午的課。20世紀50年代香港小學4年級的英文課本是,Brighter Grammar。第的課文是,A pen, A man, This is a pen, This is a man… …

三年澳門小學課程,學習的語言文字和符號,祇是廣東話、華文、數目字和符號,解放仔從來沒學過A,B,C… 。指導英文課的老師惟恐放仔跟不上課程進度,便建議他不要回家午膳;老師樂意利用那段時間替他補習。於是,從9月至12月的午飯,都換成了下午茶。

60多年前的「東方明珠」跟「東方賭城」沒有甚麼兩樣,皆是一窮二白。大大不同的地方,在於維多利亞港海闊天空,逍遙自在。任誰也料想不到,70年後,揭竿而起、前仆後繼、振臂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香港新族群,覺醒了全人類的良心,動搖了共產党的根本,蔭護了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