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自植‧運命由天


1949年10月1日,錦繡中華大地,沉淪赤魔爪下。華夏無量數族群5000年優秀文化累積遭逢噩運,步入黑暗時期。最後的儒學大師錢穆和一班學者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上續宋明理學東林書院「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辦學宗旨,並以「保存和發揚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以及溝通東西方文化」為鵠的,承傳兼且發揚文化大業。

新亞書院在九龍城農圃道6號建立的校園,員生最愛流連的是圓亭和亭前的小草坪,满載新亞人的集體回憶;書院被香港中文大學兼併之後,在新界馬料水山頂建起校園,校園裡的「天人合一亭」,成為「香港第二勝景」。天人合一,或謂天人合德、「天人相應」,是春秋時代孔子建立儒家學說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是人的生理、心理、倫理、社會、政治種種活動和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漢朝大儒董仲書引申為「天人相應」,至宋明理學,更推展為天理之說,主張「存天理,去人欲」。

西方文化之中,基督教的「神人合一」和「天人合一」有相通之處,但是在本質上卻有所不同。儒家學說認為要逹至天人合一,必須經過修煉。格物致知是基本功,然後通過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逹到平天下的終極理想。基督教要神民信、望、愛,凡是承認原罪並且接受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救贖的,都會蒙受上主恩賜權柄,成為神的兒女,得到永生;個人無論怎樣修煉也不能成為神的兒女,進入天國,永生不滅。

今時今日,人欲橫流,席捲天下。貪求名利,喪盡天良,萬物之靈,唯物是尚。千百年來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信仰,命懸一線,存亡難料。19世紀40年代末葉,神州大地,赤燄狂飆,炎黃子孫,花果飄零,散落四方。華夏漢满蒙回藏苗猺黎八大族群,满人被漢化,蒙古人、新疆人、西藏人、遭受壓迫、殘害、分化和清洗,步向銷亡。在哥倫布發現的北美洲新大陸建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同樣以種族滅絕政策對待原住的印第安人;不足250年後,遭遇中共病毒犯罪集圑及其附庸與幫凶全面攻擊,危在旦夕。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上主自有旨意」,得蒙恩賜還是備受考驗由天,成人成魔則须靈根自植。

孔子問禮於老子‧誠者毋自欺也‧明者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