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1843年播種,生長、茁壯、繁榮、興旺成為馳名國際的東方明珠(Pearl of the Oriental)。1997年6月30日,大英帝國(The Great Britian/United Kingdom)把掌上明珠送入火坑。
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AR)成立後用洋紫荊做區徽和區旗圖案。《香港基本法》中文版將洋紫荊叫做紫荊花,可是英文版仍舊叫Bauhinia。這個稱謂其實係張冠李戴,因為紫荊花(Cercis chinensis)是另一種植物,屬於紫荊屬,而洋紫荊乃是羊蹄甲屬,花朵外形差天共地。
2005年,香港大學研究證實洋紫荊不是獨立物種,乃係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與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接枝的混種。洋紫荊是由香港一位神父於1880年到薄扶林遠足,走到一間廢屋附近發現的。她在1965年成為香港市花。紫荊花的花語是親情與手足和睦,香港特區政府將錯就錯,連花語都借用了。紫荊花投身火海廿五載,經巳化作飛灰!
2022年4月,共黨國公布《香港國安法》對維多利亞港實行全面管治,香港蘭飄散四方。鄉土情濃的,台灣寶島是唯一選擇。注重情誼的,投奔環球華埠、唐人街、中國城。嚮往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法治的,移聚西歐北美擁戴普世價值國度。有心人更奔走號召,籌組獨立自主香港議會(Hong Kong Parliament);或者爭取全港公投,決定花落誰家。
避秦港人建設的網台亦遍地花開,為求存活聚眾,各展奇謀,競爭激烈;終致於互相攻訐,水火不容。報導評論,聚焦香港以及世界大事,甚少全情投入居留地,成為另類公民。客居異地,生活安好,享有當地權益福利,魂牽夢縈的卻是遠隔重洋的故國山川。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家又何能不以異類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