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長伴太湖西湖的蘇州與杭州,果然秀色可餐。湖山勝景而外,可觀的是巧奪天工的園林建築。然而,從無鍚開始,走到人煙稠密的大城巿,或者鄉鎮村莊的巿集,觸目祇是一團團黑壓壓、沉甸甸的烏雲。人們穿的大多數是黑色的衣衫,當中有些藍色、灰色、棕色、白色就算是點綴了。
黑色原來富給人的感覺是沉實、穩重與剛毅。秦始皇帝終生披掛玄色龍袍,厲行法治,遠交近攻,蠶食鯨吞,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華夏民族歸於一統。19世紀70年代初,居住在獅子山下木屋區、多層徙置區和鄉下農村的人,穿在身上的也沒有甚麼絢爛的色彩,可是臉上綻放的是如花的笑靨。就是這些健康快活的香港人,孕育著這顆東方明珠,閃亮發光!
名義上我們是個回國訪問團,實際上也是個學習團。每逢到達和離開一個地方,當地領導單為位都會為我們舉辦簡介會和滙報會。那些座談會全都是在大夥兒飲飽食醉後進行的。主人家報的大多是國家建設的好事,客人享受到貴賓的接待,自然也樂於友善回應。在無錫、南京住兩三天,杭州蘇州逛兩三天,上海北京留四五天…,跑馬看花,又可以提供些甚麼富國利民的建議呢?
黃色也是神州大地上見著最多的顏色。南京大橋下的滾滾長江東逝水,跟華夏文化搖籃的黃河一般無異。一路往北,黃土泥沙越來越多。回程經過當年偉大領袖和導師號召全國學習的大寨。幾日的居留,觸目皆是黃黑兩種帝君龍袍的尊貴色彩。就是農民吃的饅頭,也是灰黑的一團;擲在土牆上回彈過來,要是閃避不及,頭上必定會長個疙瘩!
上海黃浦江畔夾雜著歐陸式的高樓大廈,以及古式古香的園林建築,令人回想早期華洋雜處的景況。江上浮動的是內河船,舢舨和小艇,好個寧謐水鄉。中共建國解放二十多年,上海這個十里洋場,就好像沉沉睡去,沒有留下多少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