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中文科五張考卷為甚麼會這麼難?
〈卷一〉難在要閱讀理解的文章裡有文言文!以往一直在課堂沿用選有〈愛蓮說〉、〈詠鳥詩兩首〉、〈赤壁賦〉等文言文字的範文教學經已被廢棄,教育局僅提供幾百篇參考篇章供師生選用,變成無兵可練;
就是語體文也是個問題,學生喜歡看的讀物,不少是用廣東話,或者是廣東話夾雜些英日韓等的「香港話」,比如香港小童群益會(The Boys’ & Girls’ Club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刊印的《一起走過創傷的日子》、《櫻桃小丸子》等, 修辭用語與語體文總有距離;
上網瀏覽,看到的更加難以歸類;結果卻被考核出:理解能力有問題!
〈卷二〉難在語文分離,不能「我手寫我口」。日常講的是「香港話」,寫的要是語體文/「白話文」,那是以近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的中文書面語。
另外,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不足,理解欠佳,加上忙於補習溫習備考,沒有剩餘去讀好生活這部大書,可以寫點甚麼?
卷三、四難在中文課堂外的溝通用多種語言混雜的「香港話」,而考的卻是「標準」的廣東話。加上50%甚或以上小學及初中遵從教育局指示「普教中」。同學若在小息及或午飯時間用廣東話交談,遭遇舉報,可能會受處分。
回到家裡,望子成龍的父母,也拼命希望用普通話跟心肝寶貝溝通!這樣幫得上考「標準」廣東話口試的忙?況且那個又是甚麼樣的「標準」?
卷五是以上各種難處的總和,還要加上迎合「評卷參考」的要求!
這樣的考試,與其說:「一試定生死」,無寧是:「一卷定生死」!
對這個「華洋雜處」,素來「重英輕中」的社會,這是怎樣的一個諷剌?!
中文科考不好會遭扼殺美好的前途!
香港一旦淪陷,港式粵語及正體字就得殉葬!
守護華文漢語,保衛台港,關係到華夏文化的承傳以至於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