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本天皇宣報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國共第二次內戰隨即爆發。1949年10月1日,中共在北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先後撤退至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最後在12月7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以及跟隨的二百萬軍民從中國大陸退走臺灣,另起爐灶,圖謀恢復。華夏族群開展曠古未見的遷徙行動,失根的蘭花飄零異地,散落四方。
人口遷徙是人類族群集體或個別改變居住地域的經常現象,形式卻有自願與非自願之分、合法及非法之別;遷徙的緣由包括資源短缺、氣候變遷、戰爭、奴隸貿易、種族清洗、政治迫害、經濟壓力等等。自主命運,高飛遠引的遷移當然是自由的抉擇。
自2019年武漢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始,在過去的1,000多個日子裡,台灣海峽兩岸中共治下的華裔族群、台灣和香港人,競相易地移居,伺機而動。〈兩漢‧阮藉‧詠懷‧其一〉:寧與燕雀翔,不隨黃鵠飛。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兩漢‧王粲‧登樓賦〉: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就是覓得棲息之地,一切也得重頭開始。有心人和有志之士,比如西藏達賴喇嘛組織流亡政府,傳達慈悲、尊重與和平信念,團結族人及信眾。
國民黨政府遷台,刻刻以「毋忘在莒」為念;朝思暮想,反攻大陸。離地港人‧HKer在圖麟都‧Toronto成立香港議會‧Hong Kong Parliament籌備委員會,尋求香港民主立憲。
1989年春去夏來之際,由中國大陸高校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續接近兩個月‧波及全城的「八九民運」。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全球共黨政府專政下的民眾,爭相效法,自主命運。中國民運領袖和同道中人,流亡國外33年,奔走呼喚,至今前路茫茫!
置諸死地而後生,讓故國家園恢復過來的希望,還是寄存於不離不棄和戀戀不忍去的心頭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