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我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在香港成功申請進入荷理活官小上午校升讀五年級F班。F班學習成績比較差,反斗星又特別多。為了維持課堂秩序,罰站、鐵戒尺打手板、铅筆夾手指、坐無影櫈等等處分都給用上;犯錯情節嚴重的,甚致會被逐出課室門外站立,待校長或者訓育主任巡堂經過,再予記缺點、小過或大過等處分。

感謝在澳門三年受到的基礎教育。母親給我啟蒙,讀了兩部紅皮書《三字經》與《千字文》頭12及24字。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母親口授家書,讓我寫給長年在香港謀生創業的父親。每封家書的開端語,都像《論語》一樣,祇是把「子曰」換成「亞媽話」吧了。遇有不會寫的字,我會留著空格,回學校問國文老師。

當年澳門小學三年級的算術科,學的是加減乘除數字運算,最為特別的,就是背乘數表〈九因歌〉,還有打算盤和心算。就這樣一個學年下來,便令我終生受惠。後來我當教員,又當班主任,得計算學生科目及學業總成績,算得比誰都要快。

四年級是父親把我帶到香港上的,我在那裡遇上位錯怪了好久的恩師。倫老師是我們班那家全日制中學附屬小學的級主任,指導我們英文課。澳門的小學沒有葡萄牙文讀,香港的可得學英文。四年級用的英文課本是《Brighter Grammar》,第一課是「A man. A pen. This is a man. This is a pen. A man and a pen. A pen and a man」,圖文並茂。我可一個英文字母也未曾見過。為了趕上班裡的進度,老師叫我不要回家吃午飯;他樂意午膳時為我補課。從九月開課,直到我在香港過第一個聖誕,午餐吃的都是麪包或者昨夜留下的冷飯。

由於中數英都有點基礎,加上知道假如小學升中會考成績不好,便升中無望,父母勸戒我全力以赴,用功讀書。於是,五年級學年考試後,我便被編上六年級A班,得到鍾老師的教益。鍾老師為我們開啓了華夏文化的大門,也曉導我們讀書做人的道理。

To Sir with Love

慈悲


在司打口暫住的三年,父親還得澳港兩地奔波,因為他還沒有在香港找到立足點和供給一家十口生活所需的收入。為了幫補家計,母親要到爆竹廠、塑膠廠拿些外判工作回家做,比如捲爆竹筒、穿望塑膠花;還要照顧八個孩子的起居生活,雖然她有年逾花甲的自梳女瑜姐助理家務。自我懂事以來,瑜姐就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家境最艱難的時候,她不但沒有要工錢,還把往日儲存起來的積蓄,給家裡送補貼!

在澳門的家面對著的廣場,也幫了母親很大忙。大大小的孩子,都可以找到喜好相同的玩伴,玩各種各樣的遊戲。就是年紀較為幼小的,穿著開檔褲或者光著屁股,也會走出來趁熱鬧。吃飯的時間到了,大夥兒便各自回家就食。家家戶戶就像養雞放鴨一樣,讓孩子們自由自在的玩樂、遊逛與生長。

廣場上有十間八間用鐵皮木板架起的雜貨鋪和茶水檔。午飯過後,天九、麻雀枱便會像田田的荷葉般散佈廣場。鎮日在廣場活動的孩子,有些會在旁圍觀。日子長了,許多還沒有進學校讀書,就經已曉得攻打四方城;祇是他們既不會寫,更不會算,對輸贏自然不甚了了。

天主教聖堂做禮拜的日子,不時會派發奶粉麵條,有時甚至會送糖果玩具。家家大小,總會走去輪候,碰碰運氣。雖然是這樣,母親還是沒有多少資源、時間和心情,去尋找消遣娯樂。然而,母親也有心靈的寄託。每當她感到需要鬆口氣的時候,就會帶我上觀音堂拜大慈大悲的菩薩,往天后宮拜護祐水道安全的娘娘。雖然母親不會認字,但是卻不知道怎樣學會唸佛!

每月初一十五,每年春節未過望日,母親例必茹素。九歲時的暑假,父親把一家人安置在香港皇后大道中一幢超齡舊唐樓的頂層和天台居住。那個處所其實是個三合一居停,是父親一手建立的藥材及中西成藥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寫字樓及貨倉,亦是我們的住宅。父親怕貨物被老鼠偷食或者咬爛,一直飼養著貓兒,當中養了20多年的,白底上面有淺棕色紋彩的母貓,因為治鼠有功,在她每次誕下小寶寶後,母親都會給她享用煨豬肝,作為產後調理進補。

詠鳥詩


在香港唸小學最後一年,參加過升中會考試,還有兩個月才放暑假,國文科鍾友蘭老師引領我們欣賞古典文學與窺探聖哲先賢為學做人的道理。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燕詩〉和〈慈烏夜啼〉是我們首先讀到的: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泥銜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畫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詩中的曾參,就是孔夫子以孝道傳重古今的得意門生。

曾子的父親喜歡吃羊棗子,後來父親死了,他就終身不再吃羊棗子。

有一次,他到山裡斬柴,誰料家裡卻忽然來了客人。他的母親十分焦急,因為家裡既沒有錢,也沒有存糧,不知怎樣招待客人。情急之下,母親就用牙齒咬破指頭,希望兒子感應。在山裡的曾參,忽然感到一陣心痛,想到家裡是不是出了甚麼事情,於是就急忙背了柴趕回家去。

曾參在孔子門下受業,老師很看重他,傳了他一部《孝經》。「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進德修業的守則:「我每一天都必定多次自我反省。幫人做事,有沒有用心盡力去辦妥呢?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有沒有堅守信諾呢?老師傳授的學問,想要給與別人分享,自己有沒有用功溫習呢?」

這與《論語‧學而‧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脈相承的。

惜福


外公是教館先生,可母親卻不曾讀書,也不會寫字,但是她知道做人的道理。

60年前,當我在澳門讀小學的時候,母親經常帶我從關閘循陸路回鄉親探。那可是個驚險刺激、百感交集的旅程。

當時,家鄉衣食都是由政府進行配給的。買布用布票,買米要糧票,物質資非常缺乏。甚麼東西帶回去,都有用得著的地方。傷風鼻塞、頭暈發燒等等應急藥品,諸如六神丸、保濟丸、萬金油、止咳露等等,都被視同拱壁。

於是,啟程之前,先得大費周章,備妥携帶的物品。那是因為母親和我氣力不大,背得起的東西不多,加上珠海拱北關閘的入境檢查又非常嚴格的原故。關檢既查核報關的物品數量,也審閱有否帶入違禁品。至於甚麼是違禁品,就祇有關員才知道。違禁品一旦被發現,馬上被沒收;情節嚴重者,會被加徵罰款,甚或扣留問話。搞不好會惹來牢獄之災!

携帶物品收集清潔整理停當,母親便縫製包袱和布帶。包袱是用來背著肯定可以通過海關的物品的,而夾層的布腰帶,就是用來收藏可能過不了關被沒收的東西。甚麼輕便旅行喼,甚至籐箱都是不會用上的。

當時我們的家境也並不富裕,能夠帶回去的,不過是些還可供穿著的衣服鞋襪和應急中西成藥吧了。祇是無論你給親友送上甚麼,他們都會喜形於色,千多萬謝,如獲天賜!他們的回禮才是無價之寶,他們會預早編排好我們到家裡吃頓飯的日子,弄他家可以做出最道地和美味的飯菜一齊享用。

飯後還有老少咸宜的餘興節目,比如交流彼此生活情況,異地趣聞。孩子們會就地取材,用小石子充當豆袋玩「抓子」,用繩子「跳繩」;甚麼玩具都沒有,大夥兒也可以玩「點指兵兵,點著誰人做大兵,點指賊賊,點著誰人做大賊」的「兵捉賊」、「一、二、三,紅綠燈」、「麻鷹捉雞仔」、「十字戒豆腐」… …。

天氣不太冷的日子,上山落水,更是其樂無窮!

老天爺給我們甚麼都是寶,都得珍惜;那是我跟隨母親回鄉探親,關檢在那弱小的心靈上,烙下的印記。

粵語 ‧ 母語 ‧ 港語


香港(hoeng1 gong2;Hong Kong),大陸政府叫做香港特別行政區(hoeng1 gong2 dak6 bit6 hang4 zing3 keoi1;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HKSAR),係華南一城,亦係一埠,位處南中國海北岸,係馳名國際大都會,更被譽為「東方之珠」。

香港係由英國殖民政府喺1841年一手建立嘅,至今有177年歷史。1997年開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成為特別行政區。按《中英聯合聲明》同《基本法》,香港係高度自治嘅地方,除外交同防務,全面自治,有參與國際組織權利,亦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所以奉行「一國兩制」。

今時今日嘅香港人(Hongkonger)講嘅係香港話(Hongkonglish),由三文三語構成,中、英文或中英混用嘅語文:粵語(Cantonese)+國語(Mandarin)+英語。例如:開心得滯,飲多咗兩杯,好High呀!故此土生土長嘅港人,母語是必係香港話。

香港人口超過七百萬,華人佔絕大多數,亦有洋人、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印尼、越南等等各地人,有啲祖先來港定居百年以上。亦有唔少南洋華裔後代住喺香港。本地人主要講香港話,其次係廣東話、英文、國語,各種各族家鄉話,好似客家話、福建話、潮州話等。香港地法定書寫嘅文字係正體漢字與共英文。

中共收回香港管治權後,強行殖入普通話及簡/殘體字,好似將魚蛋(Fishballs)、鳳爪(Chicken Claws)、巴士(Buses)、士担(Stamps)改成鱼丸子、鸡爪子、公共汽车、邮票…。攪到啲公公婆婆,都唔知道啲後生仔,噏緊乜嘢東西!

特區政府食爺飯著乸衣,拉衫尾要將本地語文同大陸睇齊,同時消滅香港語文根本,粵語;一次過廢除廣東話與香港話同埋正體漢字。

為咗蒼天祖先,普天之下嘅華夏兒女,都要「掉那媽,頂硬上」,承傳光耀華夏文化!

粵語夠古雅‧朗讀詩文‧誇啦啦

無心之失


傷殘漢字而成的簡體字,或者更加應該喚作殘體字,令人最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把「愛」的「心」剜去,成為無心的「爱」。唯物主義講求的是物質,唯心主義追求的是靈性與感情。一個字的改變,天南地北的兩種思想便表達無餘!

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直接突出主戰場的所在,妙在也和「芯」有關。

美國商務部於四月下旬,利劍出鞘,先刺向中興通訊違反美中貿易協定及剽竊科技知識產權,下令美國芯片製造商,停止對華付運芯片七年。幾日之後,司法部又劍指規模較中興更大的中國電訊龍頭華為進行刑事調查,指稱企業涉嫌違反伊朗制裁令。

對中興的禁令是一劍封喉,因為芯片是中興生產手機的心臓。對華為的一劈,後果將會更為嚴重,就是禁止美國移動營運商使用國家補貼,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電信設備。

這是美國招引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以來,任其對國際公約視若無睹,以及蓄意盗竊知識產權,尤其是尖端電子科技,進行第一筆算的帳。兩家中國通訊設備企業及中央政府,面對指控、禁令與調查,反應是出奇的克制。官方喉舌沒有繼續炮火連天,以牙還牙;實際行動則是一樣反制的措施也拿不出來。

難為早前中共還野心勃勃的公布「中國製造2025」技術製造超美國的大計!

這就是有「心」與無「心」之別。有心具備無窮的想像創造能力,無心則祇能「鸚鵡學舌」、「依樣畫葫蘆」;等而下之,便是抄襲剽竊!有心便幾億人有無窮創造力,無心就是十幾億人也沒有多少自由發揮。

翻閱華夏近6000年歷史,大統一的皇朝固然遺留輝煌功績,令人欽佩,祇是亂世橫空而出的聖哲賢人、英雄豪傑、文人雅士、科技泰斗,更是光彩流動,耀目生輝!

威權統治、全國監控、愚民政策…,讓你在國內稱孤道寡,步出國門,方才驚覺自己是甚麼東西!

無心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