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 ‧ 臨尾香
月份: 一月 2019
自愛
仁勇無敵,行動積極;
眾志壹心,出心出力!
隨緣草 ‧ 戊戌臘月

五十年來家國 ‧ 通識
1967年,在香港左派暴徒「反英抗暴」,遍地散佈「同胞勿近」土製炸彈的恐怖氛圍之下,還是得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分佈港九兩地的試場,參加中學會考。這個考試所得的成績,決定了一生的前程。
那個時候,參加中學會考的編班非常簡單。中四及中五祇是按中三數學科成績分班,成績優良的送上甲數班,或者稱為理科班;成績普通的,就編入乙數班,或稱文商社班。自己當年考的是中、英、乙數、中史、西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和公民,一共十科。大家都戲稱之為十項全能。感謝學校這樣的安排,為我們的通識學習打好了基礎。
之所以要下背城借一的決心,是因為可供我們升讀的大學祇有兩所,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100個小學畢業生,祇有兩至三個能夠考入大學。在中文中學就讀的學生,又唯有力爭中文大學的學額,因為英文程度遠遠及不上英文中學畢業的學生。這樣,入讀大學的機會又減去半!
考的雖然是十科,也全部過了關,但是獲得優良的僅有三科。萬幸的是因為是身為原校畢業生,僥倖得到優先取錄,升讀中六預科班。兩年全無休假,不分春夏秋冬的苦讀,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沒有怎樣休息重整,便又馬上準備大學入學考試。
中、英、普數、中史、西史和地理是大學預科應考的科目。選擇地理科的原因,是我們還可以選擇往台灣繼續學業,因為那邊的國立大學優先取錄港澳僑生。自己酷愛研習天文地理,氣象變化,希望到台灣升讀氣象地理。
大學預科考試公布,英數兩科而外,都得到良好的成績。满心歡喜的向台灣國立大學編入丙組的醫學系和氣象地理學系遞上申請表。可是,竟然在體格檢查上觸了礁。出問題的地方是萬料不到的視力,原來自己與生俱有黃藍色弱,還好不是色盲。希望就學的兩個學系,可都有視力正常的要求。
終於,退而思其次,留港入讀中大新亞書院中文系。

五十年來家國‧維港烙印
1966年5月毛澤東挑起文化大革命,持續10年至1976年10月才結束。1967年1月,上海帶頭開始了向地方政府進行奪權的鬥爭。香港也由左派工會領導,以「反英抗暴」為號召,發動了六七暴動,企圖將香港提早30年從英國手上奪回黨中央管治。
那是我正為錦繡前程,用盡全力準備中學會考的一年。一家十口擠在一棟三層高超齡的唐樓頂層居住。每逢大型車輛,比如巴士或者重型貨車駛過,整層樓都會發抖顫動。樓房前臨香港原始大馬路,皇后大道中;背後是以領導英國軍艦以火砲轟開廣東大門砵甸乍為名的後街。
頂層前後都有露台,分別是前面的有窗封閉,後邊的就採用開放的形式,祇是在頂部安上簷蓬和邊緣架上欄杆吧了。核心部份是大廳和緊貼後面的兩個房間,一個用作父親經營中西藥材、原料及成藥出入口貿易公司的貨倉,餘下的一個便是主人房了。
浴室設在後邊露台的密封空間,早上起牀後洗面漱和解手,都是在那裡辦妥;響應自然的呼喚,得走上天台的旱厠。一日三餐,得走下二樓的公用廚房準備和膳後清洗。沐浴和洗濯衣物還是得走上天台用木板鐵皮搭建的洗浴間,洗好後就地在天台曬乾。
當年前面的露台便是我的書房兼臥室,裡邊有張配上雲石的酸枝長坐椅和麻雀枱。坐椅是我的睡牀,麻雀台就是我的書桌。暴動期間,反英抗暴的民眾,一律穿上白色的襯衫,藍色的長褲,手上高舉著袋裝紅色的毛語錄,嘴裡高聲大喊示威口號,不時在下面走過,樓房和內心都給抖動震撼。
耳畔傳來廣播電台的暴動報導,這裡發現了幾枚「同胞勿近」的土製炸彈,那裡炸死了幾個人,甚麼地方會實施戒嚴…。引長脖子想把頭伸出去看看馬路上的光景,又怕被流彈碎片所傷,惶惶不可終日!
8月下旬,父親早茶後帶回來張報紙,頭條新聞是商業電台廣受歡迎的播音員,《大丈夫日記》主角林彬和胞弟光海,在九龍何文田窩打老道對開馬路上被暴徒伏擊,連人帶車被淋上汽油縱火焚燒至重傷。第二天,電台哭聲震天的宣布,兄弟兩人傷重不治。
追源禍始,是大丈夫在暴動期間,天天在電台上大罵左派暴徒「無恥無良、低能邋遢,下流賤格」之故;血淋淋的景象烙印心上!

五十年來家國 ‧ 遠走高飛
自從懂得尋找身份認同以來,大概是9至10歲吧,便面對個很大的問題。血緣上我是百分百的華人,知道自己有滿州人的血統,額頭上也有女真族「龍準」的遺傳標記。
但是,我是在中共解放中國大陸後,才在廣州家裡由「執媽」接生的,自然沒有人民政府出生證明。這不是個問題,直到10歲時,隨同父親移居香港,申請入讀官立小學,需要出生證明,問題才告浮現。
當時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由母親出面向法庭申請宣誓紙,誓證我的出生日期和地點。宣誓紙載明我的出生日期是農民曆而非公曆,還有,地點是澳門。由於除去那張宣誓紙外,別無其他身份憑證,所以在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的時候,國籍一欄內填上的是兩個英文字,「Not Proved」。
於是,每逢被要求填報出生地的時候,都只有忠於母親的誓證,填上「Macao」。那時,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1998年葡萄牙政府交還澳門管治權,准許澳門居民申請葡國護照,通行歐盟各國,也自是與我無關。
為甚麼我的出生地會變成澳門呢?我想大概是在6歲多的時候,母親聽從父親的吩咐,替我買了張內河船票,為我收拾了個小籐箱,並且囑託了個船上的茶房,把我送去澳門,跟隨父親生活。
父親之所以逃往澳門,是因為在9月中接到準備10月在新政府任職好友的密報。大意是地主和資本家會是新政府整肅的對象。父親連夜收拾隨身行李,僱船走避。人民政府還未满月,一隊騎著10多部自行車的地方幹部,便到來拍門要人!
我也就從此隨著父親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殖民地生活。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亦於同日將香港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
明珠暗投,亦令我決定跟隨父親的腳步,避秦移居加國,遠離神州大陸… …

無法忘天
柒頭政府,倒行逆施;豈有此理,伊於胡底?!
普通話拼音:伊於胡底 ‧ yī yú hú dǐ
國粵語譯文:要攪到什麼地步才算完 ‧ 要攪到點為止
where will it all end?!
語出《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於胡底?
意謂:不堪設想!
例句:將來為禍天下後世,正不知伊於胡底呢?—《痛史》

五十年來家國 ‧ 避秦漂泊
自從懂得尋找身份認同以來,大概是9至10歲吧,便面對個很大的問題。血緣上我是百分百的華人,知道自己有滿州人的血統,額頭上也有女真族「龍準」的遺傳標記。
但是,我是在中共解放中國大陸後,才在廣州家裡由「執媽」接生的,自然沒有人民政府的出生證明。這不是個問題,直到我10歲時,隨同父親移居香港,申請入讀官立小學,需要出生證明,問題才浮現。
當時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由母親出面向法庭申請宣誓紙,誓證我的出生日期和地點。宣誓紙載明我的出生日期是農民曆而非公曆,還有,地點是澳門。由於除去那張宣誓紙外,我別無其他身份憑證,所以在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的時候,國籍一欄內填上的是兩個英文字,「Not Proved」。
於是,每逢被要求填報出生地的時候,都只有忠於母親的誓證,填上「Macao」。那時,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1998年葡萄牙政府交還澳門管治權,准許澳門居民申請葡國護照,通行歐盟各國,也自是與我無關。
為甚麼我的出生地會變成澳門呢?我想大概是在6歲多的時候,母親聽從父親的吩咐,替我買了張內河船票,為我收拾了個小籐箱,並且囑託了個船上的茶房,把我送去澳門,跟隨父親生活。
父親之所以逃往澳門,是因為在9月中接到準備10月在新政府任職好友的密報。大意是地主和資本家會是新政府整肅的對象。父親連夜收拾隨身行李,僱船走避。人民政府還未满月,一隊騎著10多部自行車的地方幹部,便到來拍門要人!
我也就從此隨著父親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殖民地生活。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亦於同日將香港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
明珠暗投,亦令我決定跟隨父親的腳步,避秦移居加國,遠離神州大陸… …

O Canada 🙏天祐我加

五十年來家國 ‧ 中囯人民站起來了嗎
1949年10月的第一天,中共黨魁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振臂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69年轉眼過去,中國人民站了起來嗎?
同年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敗走台灣,客家佔地主,另起爐灶;反而1996年3月23日在寶島舉行了第一次民主選舉,選出本地人李登輝為總統,外省人連戰為副。人民站起來,當了家,作了主!
1985年5月27日生效的中英聯合聲明,約定香港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管治,成立並且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政府;外加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香港維持現狀,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的指示。論理,「東方之珠」繼續繁榮昌盛,歌舞昇平!
現實卻是,香港回歸 17年後,2014年9月28日,公民為争取當家作主,展開了尋求真普選的「雨傘運動」。幾十萬民眾佔領了港島金鐘與銅鑼灣及旺角部分街道,長達78天。運動要求特區政府行政長官由公民提名的真普選產生,讓香港人選出特區首長,自決命運!
運動以特區政府收復失地告終,還在佔領發生後四年有餘才秋後算帳,對部份佔地傘民,「佔中九子」,進行檢控。「佔中九子」案今年12月剛在香港法院審訊完畢。啟迪及誘發「雨傘運動」的「佔中九子」,要待到明年四月,才知道這個以公民抗命的方式,爭取民主普選的運動,會落得個怎樣的裁決?!
澳門給葡萄牙送回共黨管治之後,不過十多年便幾近於與中國大陸完全融合,淪為一個有名無實的特別行政區,成為國內另一個小城巿。
另一個現實是,新中國成立、台灣實行民主普選、香港及澳門回歸黨國管治以後,中國大陸與台灣海峽兩岸三地,愈來愈多華人移居別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等,成為最大的受惠國。在這些尊崇人權、法治、民主與自由的國度,經已有以萬計的華裔公民站了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通過符合國際標準的民主普選,自由推舉為自己服務的政府。
可14億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人,都站了起來嗎?

高健美
小時候在收音機聽到首廣告歌,曲譜和歌詞都十分簡單:常飲乜乜奶,令你更高、常飲乜乜奶,令你更強、常飲乜乜奶,令你更健美。旋律和曲詞都非常簡單,覺得很動聽,便信以為真。想要高健美原來這麼容易,甚麼也不用做,一滴汗水也不用流,光吃奶就行!
生下來便先天不足,稍微劇烈點的運動,比如踢踢球,跑跑步,便满面通紅,心跳加速,汗流不止。中醫師給診脈,幾個指頭按在脈門上,不消兩分鐘,都會說你心肝脾肺腎全都有點問題。少年十五二十時,體重長期不足90磅。
幸好追隨父親25年,吃得好,睡得香,便以為身體有著充份營養與能量的供給,健康大致不成問題。誰料在大學一年級一次體檢中,被驗出染上了肺結核病!
修復的過程是痛苦和漫長的。九個月下來,總共吞咽大小如同25加仙的藥丸及服用被稱為「馬尿」的藥水。痊癒後,兩葉肺尖上遺留下兩個灰影。萬幸的是沒有擔誤了學業,申請移民加國也得著了包容!然後,知道健康的身心得通過有恆的鍜練。
70年代香港經濟尚未起飛,一般人家的孩子,做的是不用特別場地和裝備的運動。跑步和游泳是當時最流行的,年紀幼小的毛頭,甚至連白鞋和泳褲都可以免掉。80年代開始,孩子們在運動項目之上,才有了許多選擇。可恨的是,在公開考試主宰似錦前程的陰影下,誰還顧得上體育呢?!
新亞書院在70年代到80年代終,堅持著兩條優良的學規。學生無論要在甚麼系別通過畢業考試,在肆業期間,中文、英文、中國通史及體育四科,必須取得合格的成績,以符合書院創校精神。那是因為「書院辦學的宗旨在承續中國傳統文化,並使其與現代學術結合,令學生不忘本之餘,且有能力應付現代社會的挑戰。」
祇有身心健全,才能夠完成德智體群美五育,成為「頂天立地」的「全人」!
放眼今日世界,那是何等高瞻遠矚的景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