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鄭伯克段於鄢」,記述了個倫常慘變的故事。
鄭莊公出生時難產,腳先著地,頭後出來。母親武姜給折騰了好久,幸而母子平安,死裡逃生,所以不喜歡他。後來武姜順產了個小兒子,叫叔段。武姜從心底裡喜歡小兒子。為了小兒子,她慫恿鄭武公廢掉大兒子。好在鄭武公並不糊塗,堅決拒絕,鄭武公才得以繼承爵位。
鄭莊公即位後,武姜迫他給小兒子封座城池,鄭莊公無奈答應。有了城池的小兒子叔段就開始做起春秋大夢來了,積極謀劃篡權奪位,並且聯絡武姜準備來個裡應外合。殊不知,鄭莊公早就知道了。叔段謀反失敗後被逼自盡,太后痛失愛子。鄭莊公恨太后合謀造反,憤而對太后口岀惡言:「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然後把她發配到穎地去。
可是隨著時光流轉,鄭莊公想念母親,想把母親接到身邊。但是,自己發過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況且一旦發誓,就必須遵守。鄭莊公於是就找祭足想辦法,祭足當時也沒想出好辦法。祭足回家後想到了去找考叔,考叔是誰呢?考叔是個大孝子,祭足馬上跟考叔籌劃。
第二天,考叔就提著一些珍貴的土產去見鄭莊公。鄭莊公接見了他,並且與他共進席宴。席間考叔見到一隻烤全羊,拿起羊腿就往口袋放。鄭莊公問他為什麼?考叔就回答道,家裡有年老的母親,想帶肉回去給她吃。這話戳中了鄭莊公的隱痛;考叔借以問起緣由,鄭莊公和盤托出,盡情表白。
考叔請莊公在地上挖個坑,挖出地下水,那個就是黃泉,便可以和母親相見了。莊公喜極而泣,重賞考叔之後,就派人在穎地挖坑覓「黃泉」。找到黃泉後,考叔就帶領著太后到坑內,然後祭足領著鄭莊公來到坑外。莊公看到母親十分激動,高聲喊道:母親,您在坑裡高興嗎?太后聽到兒子的聲音,也激動地喊道:兒子啊,你在坑外面也開心嗎?黃泉相見,母子重逢。後來莊公親自接母親回到都城,太后也拋下了先前對兒子的偏見。母子和好如初。
中共竊取神州72年,多行不義;土豆‧TRUDEAU‧杜魯多進駐國會山莊6年,禍國殃民。秋後算帳,會落得個怎樣的下場?


